【“医”起阅读】李宁: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泰安市中心医院 李宁
“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次告别,或再见,或再也不见。而对于真正的生离死别,我们却一直回避思考,不敢直视。本书围绕衰老和死亡话题,就如何好好地有意义地临终告别展开讨论,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
婴儿呱呱落地,是生的开始,我们本能地懂得如何哺乳孩子成长,如何教育孩子长大。但是当自己身边的老人逐渐年迈,心智变回老小孩一样时,我们却忘了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照顾他们的情绪,如何陪伴他们的终老。
小的时候,我对父母变老没有什么概念。随着自己年龄不断增长,父母也从一个主导者的角色转变成听从者。尤其当父母越来越需要我时,我明白了,他们老了。本书讲到子女在照顾父母时,是否力能从心,是否精力充足。这个时候,老人之家,辅助机构,养老院,未必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在我们衰老,脆弱,没人帮助就无法生活的时候,我们还可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生命老化的过程就是身体器官走向衰竭的过程。从牙齿脱落开始,一系列的链锁反应随之而来,咀嚼能力变弱,营养供给缺乏。高血压、风湿病关节炎接踵而来,动作灵活性减弱。这些变老的现象基本上都是最普遍的。当有一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情景时,我们能否做到让他们宽心,有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这样的自己,积极地去配合治疗呢?这里就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衰老出现时,我们要坦然面对,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
到了我们最不愿面对的死亡。面对生命终点难以避免、难以忍受的痛苦时,应尽量减少苦楚。医学进步虽然延长了我们的生命,但永远打不破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终有一死,生者和将逝者都会依依不舍,悲痛万分。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学会如何处理最后的过程。
人生在世,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守护健康,对自己的家人多点关心,多点陪伴,这样才不至于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