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起阅读】​​万朝晖: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7-07    信息来源:admin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济宁市医学会  万朝晖
       在新冠疫情流行的这三年,疫情每天都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每天一早刷到最新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数目、听到新闻中播报“某某市疫情蔓延,居民居家隔离管控”,心中的慌乱和焦虑不言而喻。宅”成了我们生活的主题,对我们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人和家庭遭遇生死难关,失去了亲人,全球都经历了悲痛。疫情隔断了一条路,一堵墙,一座城,一个世界,人在无所适从的时候都变得脆弱了,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上海一女子请外卖小哥为听障父亲送饭菜,事后却发生了悲剧事件,留下了她的父亲、孩子和丈夫。关于事件其中的原因和细节,令人唏嘘不已。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女子时刻惦着自己的听障父亲;外卖小哥不辞辛苦将饭送到家;社区“团长”让隔离中市民吃上了饭;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支援上海。当灾难降临时,这一股股暖流总会为疲惫绝望的众生注入坚持向前的勇气。生命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疫情隔断了我们的世界,却不应隔断我们的心。
       作为医生,我们经历过太多悲欢离合,亲人们或坦然处之,或抱头大哭,也有无法自拔。在读了文章“秋叶静美 随风而逝”一文后,对生命和死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生死,我们希望的是通过个人意愿的选择,生命树叶能尊严飘落,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履行我们作为医生的职责和使命。
       普通人如你我,也许不能奋战前线,却依然能用自身的力量抗击疫情,融汇温暖。作为一名全科医生,更应该扮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除了做好常规工作,比如登记社区发热居民的行程及核酸;为慢性患者送去所需药物;指导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等,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架起一座亲人间沟通的桥梁,用心灵温暖心灵,抚慰生命之痛,去关注悲伤家庭的精神、情感和心理健康,治愈那些无法陪伴亲人或失去亲人但在生活中需要帮助才能继续前进的人的心灵和社区。正如2022年安宁缓和医疗主题“疗愈与社区”,让我们治疗心灵和社区,通过细细聆听,形成相互信任,手拉手跨过昨日的悲伤。
(济宁市医学会选送)

山东医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东新路6号 电话:0531-88955089
邮编:250014 邮箱:sdsyxhbgs@163.com
鲁ICP备140261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