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黄河放射学大会暨山东省医学会第三十三次放射学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11-07    信息来源:
加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10月31日—11月2日,由山东省医学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承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协办的第二届黄河放射学大会暨山东省医学会第三十三次放射学学术会议在济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新质融合,影领未来”为主题,来自省内外的近1500位放射学领域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参会,大会通过主旨演讲、专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围绕放射学的前沿进展与创新实践展开深入探讨,共谋学科未来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院长王振常,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刘士远,山东省医学会驻会副会长张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附属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吴向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宇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王锡明和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于德新主持。   

主会场学术报告环节精彩纷呈,邀请王振常、刘士远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冯晓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金征宇、北京医院陈敏、上海市同济医院王培军、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张惠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洪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彬、上海长征医院萧毅分别围绕《鼻窦、鼻腔影像关注重点和分析思路》《大模型时代医学影像科的范式革命与挑战》《MRI发展趋势预测》《放射学未来》《中国医学影像AI现状及发展轨迹》《数据有影,智慧无维》《多模态影像组学对多发性骨髓瘤智能诊疗的研究进展》《肿块型肝内胆管癌的影像诊断及研究进展》《肺结节生长预测研究进展》进行专题报告。

会议共设有17个专业分会场,学术报告议题涵盖心胸、神经、腹盆、骨肌、乳腺、人工智能、影像质控等放射学全领域,深入探讨了光子CT、5T超高场磁共振、影像组学、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创新。会议构筑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实现了智慧的深度交融与行业共识的有力凝聚。会议期间,17个专业学组完成成立或换届,充实了放射学人才队伍,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闭幕式由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郝大鹏主持,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王锡明在闭幕式上发言,指出放射学分会将凝聚全省放射力量,推动山东放射学专业整体水平提升。

大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黄河流域放射学领域的蓬勃活力与丰硕的创新成果,搭建了“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权威交流平台。通过构建高质量学术平台推进多中心协作,为持续提升临床影像诊疗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未来分会将依托黄河放射学大会这一品牌,持续推动跨区域、多学科协同创新,让影像学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的患者,为守护人民健康、推动我国医学影像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山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

初审:陈翔宇   隋   意

编辑:张晓涵

审核:戴文钧

终审:张伟忠

山东医学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燕东新路6号 电话:0531-88955089
邮编:250014 邮箱:sdsyxhbgs@163.com
鲁ICP备14026106号-1